隨著國務院頒發(fā)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(簡稱“國十條”)后,不少地方政府貫徹態(tài)度堅決,以鐵的手腕,提頭來見的勇氣,動了真格。但是,筆者認為如果不顧我國國情和客觀條件大規(guī)模推行“煤改氣”,不但霧霾治理不好,還會嚴重影響國家經(jīng)濟,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盲目推行“煤改氣”會把治理霧霾帶向深淵。
不能神話“煤改氣”
環(huán)保部門在貫徹執(zhí)行國十條的過程中,為天然氣戴上清潔能源的桂冠,沒有考慮天然氣的資源供應量,“一哄而上”大規(guī)模推行“煤改氣”,有的地方還強迫企業(yè)“煤改氣”,阻止使用其它燃料的清潔燃燒技術,使治理大氣污染工作走了歪道,發(fā)展下去后果不堪設想。
就治理大氣霧霾而言,把天然氣說成是清潔能源,本身就有失偏頗。天然氣也是化石能源,也有清潔燃燒的問題,主要是燃燒過程中會產(chǎn)生大量氮氧化物。根據(jù)環(huán)保部門對天然氣鍋爐運行情況檢測公布的資料,燃氣工業(yè)鍋爐運行中,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小于200毫克的只占35%,小于400毫克的占94%,大部分天然氣鍋爐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在300毫克左右。同時,以半焦為燃料的解耦燃燒鍋爐可以很容易將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到200毫克以下。煤氣發(fā)生爐鍋爐更可以把氮氧化物控制到100毫克以下。
霧霾的主要成份是PM2.5,生成PM2.5的罪魁又是氮氧化物,目前大規(guī)?!懊焊臍狻敝惺褂玫奶烊粴忮仩t,對控制氮氧化物沒有任何優(yōu)勢可言。令人不解的是,環(huán)保部門力推的“煤改氣”工作,從公開記載的數(shù)據(jù)中,很難查到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多少,“煤改氣”前后氮氧化物有什么變化。
再者,眾所周知,我國是石油、天然氣資源貧乏的國度。根據(jù)國家能源局的預計,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將達2310億立方米,而國內(nèi)天然氣供應量只有1310億立方米,需要進口1000億立方米。天然氣資源被國外控制,燃氣機葉片制造和修理技術被國外控制,燃料價格我們也沒有話語權(quán),“煤改氣”要花大錢,增加后處理設施也要大花錢,對天然氣燃料還要長期補貼,對此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。
這將直接關系到我國的能源安全和經(jīng)濟安全,我們決不能讓命運掌握在別人手里。從這一點來說,治理霧霾已不僅僅是個環(huán)境問題,而是一個政治問題。
北京:謹防穿新鞋走老路
以北京市為例,該市主城區(qū)的燃煤鍋爐絕大多數(shù)已經(jīng)改為燃氣鍋爐,但是,PM2.5霧霾嚴重污染不僅沒有消除,還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。原因就在于,“煤改氣”大量增加排放的氮氧化物,加之汽車尾氣排放的氮氧化物,是北京PM2.5霧霾日益嚴重的根本原因,而且有資料表明,北京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已是二氧化硫的3倍。
2013年冬季供暖期,北京市天然氣用氣量為78億立方米,按氮氧化物平均排放濃度300毫克計算,排放的氮氧化物量為25740噸,排放量和汽車排放基本相當(現(xiàn)在北京有500多萬輛汽車,年消耗700多萬噸汽柴油,排污總量90多萬噸,其中氮氧化物8萬多噸,在供暖期時間段也在2萬多噸左右)。按照北京市“十二五”時期燃氣發(fā)展建設規(guī)劃,規(guī)劃到2015年,北京市天然氣年用氣量達到600億立方米,排放的氮氧化物量為198000噸;2017年用氣量達到930億立方米,排放的氮氧化物量將達到306900噸,接近2013年的15倍。
目前,當北京冬季處在靜風或微風時,外地污染對北京影響較小,不到48小時本地空氣就會達到嚴重污染,也就是說環(huán)境污染會很快達到極限,當?shù)趸锱欧帕吭僭黾?5倍時,想像一下污染會達到什么程度。如果通過采取措施,上環(huán)保設備,來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濃度,當排放濃度降低到20毫克時,還僅僅只是維持目前的大氣水平,事實上要想讓全市的天然氣鍋爐都達到20毫克的排放標準,投資巨大,幾乎不可能。
霧霾天數(shù)不降反升的尷尬表明,北京的“煤改氣”并不成功,并沒有改善大氣環(huán)境,尤其是沒有減輕PM2.5造成的霧霾污染。實際上,把北京周圍熱電廠全部“煤改氣”,產(chǎn)生的氮氧化物會更多,PM2.5也更多,會導致在錯誤的路上走得更遠。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做過測算,熱電廠“煤改氣”后,氮氧化物排放不但不會減少,反而會增加,反而會惡化霧霾的狀況。
面對這種現(xiàn)狀,只能再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和資金,對天然氣鍋爐排放的二氧化氮污染再做后處理,走的還是過去燃煤鍋爐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。

